Description 香港歷史系列,過去以紀錄片形式,透過口述歷史,加上電腦畫面重組,讓香港歷史活現在觀眾眼前,喚起大眾對香港的集體記憶,亦加強年輕人對本地的歸屬感。本輯節目秉承過往兩輯,繼續以曾在香港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作為核心,呈現香港今昔之餘,在歷史空間的轉移當中,此地曾擔當什麼角色;時至今日,此角色又有何改變?同時又如何為香港帶來今天的面貌?節目內容將會介紹香港的醫療制度成立、早期航運發展、香港保衛戰、早期報業、司法制度建立過程、華商與市鎮發展、公共房屋政策及交通發展,並且發掘更多歷史事件及人物,務求能組合出較全面的香港歷史面貌,讓普羅觀眾對香港歷史更深刻的認識。 節目播映:2015年7月10日起,逢星期五晚7時,在無線翡翠台及港台電視31播映。 Episode 01 http://pserve.se/kqghls3nvylj http://dfiles.eu/files/4xhp9k3j6 http://faststore.org/pn7668m76da1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3s2u1qg5swm3/The.History.of.HK.III.01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lfw9xk9b47uu/The.History.of.HK.III.01.rmvb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feb9e3bf01ece18cdca43b1b6439cc82/The.History.of.HK.III.01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3ppeajhqhwa5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jAyvngVMjSGk/The.History.of.HK.III.01.rmvb http://ul.to/fw832qtj Episode 02 http://pserve.se/s5qm9o4s1e46 http://www.anafile.com/9qmhlpdv153e.html http://dfiles.eu/files/tqjo18wqj http://faststore.org/xcx5ae41xj5m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6j16a3xtuxt7/The.History.of.HK.III.02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jfjgqzt1yhjq/The.History.of.HK.III.02.rmvb http://nornar.com/9ailbecoludz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486a3139cb5bb884759acf87424cb274/The.History.of.HK.III.02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bxhm6di8q5z3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x4yn4jXD4Ebb/The.History.of.HK.III.02.rmvb http://ul.to/v7exq4uq Episode 03 http://pserve.se/kr5zq4ts92ep http://dfiles.eu/files/ncbeofy7m http://faststore.org/0tara8jwrxjs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cq414xblqlh/The.History.of.HK.III.03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fm4wp3lcv4qu/The.History.of.HK.III.03.rmvb http://nornar.com/0ir62um29sn5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bf39438043246a25395b3c7ba861deae/The.History.of.HK.III.03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6pkunw6ibtes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9SGfzMfCCe9k/The.History.of.HK.III.03.rmvb http://ul.to/xncq85jq Episode 04 http://pserve.se/wwt1qp688l7o http://www.anafile.com/p0r9lzhoowj9.html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ked3s40si http://faststore.org/vym7vzu1la3e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zwnukvv41ib/The.History.of.HK.III.04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264bf74cl7hm/The.History.of.HK.III.04.rmvb http://nornar.com/o1z7j19dply1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1f0262a01b5e758a71e2147d08513955/The.History.of.HK.III.04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hem9yjhrzcw0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BBA88GAWHJgV/The.History.of.HK.III.04.rmvb http://ul.to/ze967y84 Episode 05 http://pserve.se/7bbcu1drz4zk http://www.anafile.com/0su8u43jbh6o.html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cpfe6xoay http://www.filedais.com/pvidhgagdl4m.htm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1puw0t5dmoo1/The.History.of.HK.III.05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d4bfn7gofcuk/The.History.of.HK.III.05.rmvb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89aaf6a8ce07c83e31df988d1defc35d/The.History.of.HK.III.05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3qrcvw5j3bkb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aDHaqE6s3EMY/The.History.of.HK.III.05.rmvb http://ul.to/ts7ymus3 Episode 06 http://pserve.se/l4gwy5515okt http://www.anafile.com/qvw42bdz0gr2.html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ip9raeino http://www.filedais.com/yril3w6g9e8i.htm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5910grq2mig9/The.History.of.HK.III.06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2mn94p4j7lc3/The.History.of.HK.III.06.rmvb http://nornar.com/thqr4ab8053g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ef9703923aca88253722c14e3cb6dc3d/The.History.of.HK.III.06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gr2fu4d5x3r1.html http://ul.to/l490y2ct Episode 06 http://pserve.se/antxq0zdq4pm http://www.anafile.com/em8a5fjr0mcm.html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7u6fgay89 http://www.filedais.com/ctzr9kzekw77.htm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38zm3qoe23l/The.History.of.HK.III.07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99cnmvhqdqgg/The.History.of.HK.III.07.rmvb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36fd0375b872162bc89a86cce4c32d5f/The.History.of.HK.III.07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2vo70zveg0aw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V24z2N88KEDE/The.History.of.HK.III.07.rmvb http://ul.to/e919r7j5 Episode 07 http://pserve.se/mjjq3beh9btp http://www.anafile.com/1crwv48dpjup.html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24fxqst65 http://www.filedais.com/22q0ph84oqha.htm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62xpofegj8yp/The.History.of.HK.III.08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ct7i4t2976to/The.History.of.HK.III.08.rmvb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77fc03d7f1e7e7745441bf4b546cda4a/The.History.of.HK.III.08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pk1m4vbxj6rz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WpHs3fAtZufd http://ul.to/lffk8ol2 Episode 05 http://pserve.se/n9zs16b7mm6n http://www.anafile.com/x3utqym0igsp.html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4e89voj0e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3wqyw1gjpjjz/The.History.of.HK.III.09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uzh0cljovlrs/The.History.of.HK.III.09.rmvb http://nornar.com/ZeroClipboard.js">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4e5de952f8b288b9c9e7b829786f3812/The.History.of.HK.III.09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kidz2zmwl1hf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sH7a5x5ddvxh http://ul.to/l0eizy5h
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3 - 香港歷史系列 III: Episode 01 - 製作歷程 [Making History] (TVBOXNOW Version Links) Spoiler: S Y N O P S I S 除了文獻、文物之外,建築物也是具體的歷史見證。古蹟保育,在近年備受關注,同時亦引發出「保育與經濟發展相對立」的爭議。在第三輯《香港歷史系列》的製作特輯裡,將請來香港大學建築系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博士,交代歷史建築的保育如何提昇人民素質,並為社會帶來經濟效益。 這一輯的《香港歷史系列》從民生出發,打開歷史的大門,主題由早年的報業、航運狀況,到本地醫療、法制、公共交通、房屋的發展脈絡和軌跡,以至華商與地區發展的關係,及二次大戰期間我城的保衛之戰,製作過程一絲不苟。 一如既往,攝製隊走訪由各方的歷史專家和學者組成的顧問團,當中包括丁新豹博士、劉智鵬博士、李少南教授、高添強先生等。他們的珍貴意見,不但豐富了《香港歷史系列》各集內容,更詮釋了一些少為人知的歷史觀點。 影像是強而有力的表達方式,為此,攝製隊特意前往上海和佛山取景,借用當地片廠像真度極高的香港舊街道,用鏡頭充當時光機,將時光倒流至昔日的舊香港,並讓觀眾有如置身於當日越南國父胡志明在九龍城被捕、開埠初期華人極為惡劣的居住環境,《中國日報》被封等場面。 照片是歷史瞬間的紀錄,攝製隊因應各集主題,找尋合適的照片作為依據,拍攝了不少模擬場面,重現了好些重要的歷史事件,例如港督楊慕琦在半島酒店向日軍簽下投降書、首個華人議員伍庭芳晉身立法會等。 三維動畫的技術日益進步,這一輯的《香港歷史系列》亦會運用動畫來呈現一些已經不再存在的建築物,歷史不再是只屬於過去的塵封往事,細味歷史也可以是一次趣味盎然的歷程。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0qi9brinl http://nornar.com/e51ozxu2wdck http://rockfile.eu/k8b9ta4bp24g.html http://hitfile.net/download/free/3arv http://turbobit.net/bukcpyna4mcu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MgpjBdpad9SB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1ef0177a306ad03edc4b9fa758a2e3ec/ Torrent Attached
Episode 02 http://pserve.se/s5qm9o4s1e46 http://www.anafile.com/9qmhlpdv153e.html http://dfiles.eu/files/tqjo18wqj http://faststore.org/xcx5ae41xj5m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6j16a3xtuxt7/The.History.of.HK.III.02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jfjgqzt1yhjq/The.History.of.HK.III.02.rmvb http://nornar.com/9ailbecoludz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486a3139cb5bb884759acf87424cb274/The.History.of.HK.III.02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bxhm6di8q5z3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x4yn4jXD4Ebb/The.History.of.HK.III.02.rmvb http://ul.to/v7exq4uq
Episode 02: 香港保衛戰 (TVBOXNOW Version Links) Spoiler: S Y N O P S I S 1941年12月8日清晨,日軍空襲啟德機場,開始了歷時十八天的香港保衛戰。日佔時期是一次慘痛經歷,卻同時成為了港英政府管治方式的分水嶺,令戰後香港出現新局面。 早在二十世紀初,英國已經預料到香港會成為日本的下一個侵佔日標。但因為英國的幅員太大,又剛經歷大戰,因此財政緊絀,沒有能力投放太多資源在香港的軍事工作上,但港府還是一直有為戰事作準備,包括興建防空洞、作防空演習、徵召義勇軍等,又建立全長18公里的醉酒灣防線,並在港島興 然而英國政府並未預期日軍會在1941年12月8日便展開進攻,香港守軍在未有充足準備下迎戰。結果,新界和九龍半島只守了五天便建多座新炮台。 告失守,守軍只好全面退守港島。日軍其後先後兩次向港府召降,但都被港督楊慕琦拒絕,苦戰十八日後,港督楊慕琦終於在1941年12月25日的聖誕節,正式向日軍投降,香港之後正式進入黑暗的日佔時期。 雖然失去了香港這個殖民地,但因為美國的參戰,令英國政府相信盟軍最後一定會得到勝利,於是便開始計劃戰後的工作。另一邊廂,蔣介石在1942年底開始,多次公開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,正式要求戰後收回香港,但遭英國首相丘吉爾大力反對,英國殖民地部更在1943年8月成立香港計劃組,研究戰後香港的管治計劃。 1945年8月10日,日本政府通知盟國將會接受《波茨坦宣言》,無條件向盟軍投降。8月15日中午,日皇裕仁發表《停戰詔書》,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布结束。 經歷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,令到英國政府明白,收回香港後必須改變管治方針,增加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,才能鞏固其管治地位,於是在日後開始讓華人加入政府決策階層,為戰後的香港帶來新局面。 Torrent Attached
Episode 03 http://pserve.se/kr5zq4ts92ep http://dfiles.eu/files/ncbeofy7m http://faststore.org/0tara8jwrxjs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cq414xblqlh/The.History.of.HK.III.03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fm4wp3lcv4qu/The.History.of.HK.III.03.rmvb http://nornar.com/0ir62um29sn5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bf39438043246a25395b3c7ba861deae/The.History.of.HK.III.03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6pkunw6ibtes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9SGfzMfCCe9k/The.History.of.HK.III.03.rmvb http://ul.to/xncq85jq
Episode 03: 醫療與管治 (TVBOXNOW Version Links) Spoiler: S Y N O P S I S 香港開埠之初,公共環境惡劣,英國軍人死亡率高,初時只有醫療船提供醫療服務。到1843年雖有傳導會醫院及海員醫院,但主要是為西人服務。1848年首間政府醫院-國家醫院成立,但由於華人不信任西醫,加上收費昂貴以及溝通問題,只有少數華人求診,華人普遍以中醫方法治病。 早期的殖民地政府以香港為貿易港,其管治態度是只要不妨礙管治,殖民者是不會干涉華人生活,因此亦沒有主動為華人提供西醫服務。到了1894年鼠疫爆後,政府對待華人的政策以及管治方針才有所改變。鼠疫後,政府意識到公共醫療服務,特別是西醫的服務未足以應付當時的需要。為改變華人對西式醫療的抗拒,政府開始贊成訓練華人醫師、華人護士、助產士等,更與其他團體合作,在各地區開設藥房,從而鼓勵華人接納西式醫療。 另一方面,有些受了西方教育的上層華人,也協助推動西式醫療,當中以何啟為代表。在他的推動下,成立了雅麗氏紀念醫院,又促成香港西醫書院,為本地提供西式醫療服務並訓練華人醫生。雖然如此,華人仍然未普遍接受西醫,情況直至產科的出現才有所轉變。直到20世紀,在港的華人婦女多以傳統的接生方法生產,由於缺乏產前的檢查以及衛生問題,當時嬰兒的存活率極低,只有約三分一的嬰兒能夠生存。後來,大力推動西式分娩方式,又訓練本地婦女為助產士,減低婦女對西式分娩的抗拒。及後,華人婦女開始接受西式分娩,嬰兒存活因而大大提升,華人開始接受西醫,也促進了西醫在港的發展。 Torrent Attached
Episode 04 http://pserve.se/wwt1qp688l7o http://www.anafile.com/p0r9lzhoowj9.html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ked3s40si http://faststore.org/vym7vzu1la3e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zwnukvv41ib/The.History.of.HK.III.04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264bf74cl7hm/The.History.of.HK.III.04.rmvb http://nornar.com/o1z7j19dply1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1f0262a01b5e758a71e2147d08513955/The.History.of.HK.III.04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hem9yjhrzcw0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BBA88GAWHJgV/The.History.of.HK.III.04.rmvb http://ul.to/ze967y84
Episode 04: 香港報業 (TVBOXNOW Version Links) Spoiler: S Y N O P S I S 香港的特殊政治環境,有着西方的言論自由,出版自由,又與中國關係密切,而且,有溝通中外的優越地理位置。英國統治期間,為滿清政府力量所不及,因而成為革命黨早期活動的重要基地。 《中國日報》是香港第一份革命報紙,由孫中山及陳少白創辦。1896年,孫中山在滿清政府駐英國公使館被綁架,幸得他的老師在《泰晤士報》揭露事件。自此以後孫中山深刻體會報刊的輿論作用。除了《中國日報》,革命黨人在香港先後創辦了《中國旬報》、《世界公益報》、《廣東報》、《有所謂報》等等,革命的思想亦都影響英文報章─《南華早報》。 《南華早報》是香港現存唯一戰前創刊的英文報紙,成立於1903年。由英國人克寧漢(AlfredCunningham)和興中會會員謝纘泰創辦。當時謝纘泰經常在報章撰文,鼓吹革命。 除了革命派之外,共產黨也在香港辦報。《香港小日報》在1929年創立,也是香港最早的共產黨報。省港大罷工期間,香港政府最關心社會秩序。港督金文泰亦著力打壓共產黨在香港的影響力。《香港小日報》先後被港府查封2次,最後被迫停刊。當時封禁事件原本由《工商日報》報導,但最終稿件被蓋上「此稿不准刊載」而不為公開。從《香港小日報》封禁事件可以看到,港英政府的華民政務司署,對管制報紙言論的權力相當大,執法和司法都集於一身。 其實新聞檢查,在抗戰以及日佔期間,最為嚴峻。英國為了避免得罪日本,不允許帶有民族主義的文章刊登,報刊審查也空前嚴厲。凡新聞有「日寇」、「漢奸」,都不准刊出。於是,在報上所見的"日X"就是日寇。 直至戰後英國對香港恢復統治。港英政府希望盡快振興香港,因此,放寬新聞管制,於是,報界真正如雨後春筍,不但共產黨、國民黨來香港辦報,還有商業報刊,娛樂報刊亦接踵出版。日戰前,香港共有46份報紙。淪陷期間,只剩下被合併後的6份。但戰後5年,香港報章已增加至85份。 文字,以及相片記載著不同時代的細微變遷,回顧過去,香港報業往住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發揮它獨特又不可取代的角色。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hAaQzsz5k84C http://turbobit.net/7q6zi2zomrku.html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0ace7130723ca5c3a1c5256896ac4a88/ http://rockfile.eu/uaet7q4siw6x.html Torrent Attached
Episode 05 http://pserve.se/7bbcu1drz4zk http://www.anafile.com/0su8u43jbh6o.html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cpfe6xoay http://www.filedais.com/pvidhgagdl4m.htm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1puw0t5dmoo1/The.History.of.HK.III.05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d4bfn7gofcuk/The.History.of.HK.III.05.rmvb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89aaf6a8ce07c83e31df988d1defc35d/The.History.of.HK.III.05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3qrcvw5j3bkb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aDHaqE6s3EMY/The.History.of.HK.III.05.rmvb http://ul.to/ts7ymus3
Episode 05: 航運連城 (TVBOXNOW Version Links) Spoiler: S Y N O P S I S 靠海吃海,百多年來香港轉身再轉身,從一個細小的漁村,發展成一個繁盛的轉口港,再發展到現在的世界金融中心,航運業一直伴隨着香港經濟的發展而成長,曾經成為香港主要經濟支柱,亦在不同階段轉型適應,到了今天,香港海上航運業雖然沒有昔日的蓬勃,但這個孕育了香港百年成長的海港,卻依然艷麗繁盛。 地理上優越的位置,渾然天成的深水港,故然造就了香港航運業的發展,但歷史的交錯,更為香港創造了無窮的機遇,令香港海上航運業走上了一條光輝大道。 十九世紀,西方列强湧向東方發展,東西方的航運越趨頻繁。鴉片戰爭後,香港割讓給英國,自由港政策為香港航運業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,外資大行陸續來港建立公司,成立總部,不但為香港帶來了資金、人才和技術,也促使香港成為了東西方溝通的橋樑,令香港航運業在上世紀茁壯成長。 怡和公司在香港開埠便成為了香港航運業的鼻祖,帶領了行業的發展,德忌利士的省港澳輪船公司也成為了珠江流域最重要的航運公司,他更牽頭創立了公司,把上海的黃埔船塢移師香港,經過不斷的收購和合併,黃埔成為了全港最大的旱塢,奠下了香港製造大型輪船和修船事業的基石。太古公司的出現更為香港的航運業注入了活力和更生,太古船塢既成為了黃埔船塢的主要競爭對手,卻提升了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相關行業的壯大,與此同時,船塢的發展也帶動着香港基礎建設、地區發展和民生福利的改善。 香港航運業在香港的發展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香港的歷史也記載了行業中的前塵往事,但在一磚一石當中,總留下一些封塵的故事,讓後世去發掘,仍在南海蚊尾洲屹立着的燈塔,在海風伴隨下,也細訴着一段段香港航運的歷史故事。 Torrent Attached
Episode 06: 法治的基石 (TVBOXNOW Version Links) Spoiler: S Y N O P S I S 法治是香港重要的基石之一,但是這塊石頭,是由誰人和於何時放置在香港的社會制度裏呢? 大概可以由英國人佔領香港島開始。 英國人於由1841年1月25日登陸香港後不久,宣布香港為自由港,商貿活動活躍起來。倉庫、碼頭的設立,吸引大批華人和歐人前來,惟經濟發展同時帶來了黃、賭、毒等問題,加上海盜為患,香港頓時變成一個無法無天的地方。 英國人為保自身安全和社會安寧,開始嚴苛執法,問吊、斬首等死刑固然存在,獄卒更可以殘酷無比的九尾鞭施刑,卻仍無阻華人屢行作奸犯科之道,監倉長期有人滿之患。為了令法治工作更具效率,殖民地政府便將執法、司法與懲教的地方集中在一起,因此,包羅了警署、裁判司署和監獄的中區警署建築群便於1864年初步落成,成為早期殖民地政府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建設。 1877年上任的港督軒尼詩企圖帶來轉變。他不但廢除了極不人道的九尾鞭笞刑,又委任在英國取得大律師資格的伍廷芳出任定例局首位華人議員,以示他對華人的重視。 步入二十世紀,香港的法治水平邁進一步,胡志明被捕一案,反映出當時香港司法的先進文明。身為越南共產黨創黨人之一的胡志明,因參與共產黨革命而被法國政府通緝。香港警察趁他在港逗留期間,於1931年6月6日派出大批人馬到九龍城將他拘捕,準備把他引渡回越南。幸得香港律師羅士庇(FrancisH.Loseby)義務打官師,並上訴至英國樞密院,他最終獲判無罪釋放,並在港府協助下離港。後來,他於1945年帶領國民脫離法國殖民統治,成為越南國父。 越南國父曾在香港入獄和受審,但是他的案件也反映了法治的基石已在香港奠定下來。 Torrent Attached
Episode 06 http://pserve.se/antxq0zdq4pm http://www.anafile.com/em8a5fjr0mcm.html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7u6fgay89 http://www.filedais.com/ctzr9kzekw77.htm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38zm3qoe23l/The.History.of.HK.III.07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99cnmvhqdqgg/The.History.of.HK.III.07.rmvb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36fd0375b872162bc89a86cce4c32d5f/The.History.of.HK.III.07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2vo70zveg0aw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V24z2N88KEDE/The.History.of.HK.III.07.rmvb http://ul.to/e919r7j5
Episode 07: 路行車載 (TVBOXNOW Version Links) Spoiler: S Y N O P S I S 城市的發展導致交通的革新,交通的改善又加速城市的擴展,城市和交通的關係密不可分。香港在百多年間從一個細小的漁村高速地發展成一個國際城市,交通工具也因應社會的改變而不停演進,在城市的發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 開埠早期,人口流動不多,大部分居民以腳代步,人們以木頭車、馬、馬車、甚至牛車和獨輪手推車作交通工具,當轎和人力車引進香港,很快便成為主流交通工具,更受到政府的監管。 由於轎運作方便和靈活,不久就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,也成為了達官貴人、外國人和醫生彰顯身分的象徵,而半山區和山頂區的發展更加離不開轎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。人力車引入之後,雖然取締了轎的大部分角色,但直至1950年代,轎都是半山和山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。 隨着城市的急速發展,人口不斷增長,非機動的交通工具已經不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,1882年,政府頒布(有軌電車專業條例),宣布籌建堅尼地城至筲箕灣的電車服務,並另設一條支線上山頂。 1885年,前往山頂的纜車率先獲得興建,以滿足半山和山頂外國人的需求,工程於1888年完成。隨後,填海計劃完成,馬路也得以拓展,直至1904年,來往堅尼地城至筲箕灣的電車服務才分階段完成。 電車通車後,由於方便快捷,很快又成為市民最受歡迎的交通工具,更方便了需要到第二區上班謀生的居民,也因此直接加速社會人口的流動、商品買賣的往來,也加快了城市拓展的步伐。 而電車在港島區建成之後,曾多次有計劃擴展至九龍區,但計劃未實踐前,巴士亦已開始投入服務,由於九龍區連同新界區幅員較廣,地區分布也較複雜,沒有軌道的巴土變得更加靈活及實用,巴士服務便急速發展起來,不同的巴士公司也紛紛成立,提供不同的路線在港島、九龍及新界區行走,讓市民乘搭。後來,政府決定把巴士服務規範化,到了1933年,港島區的巴士專營權由中華汽車有限公司奪得,而九龍區及新界區的專營權則為九龍汽車(1933)有限公司擁有。 到了日治時期,大部分公共交通工具都被日軍充公或改併為軍事同途,香港的交通工具頓時流失,各種交通運輸系統也陷於癱瘓,到了這一刻,轎和人力車又發揮了他們的功能,成為市民重要的交通工具。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8uzjw7r0z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WX8qxyTeXHQb http://rockfile.eu/ig2z5veljgqg.html http://hitfile.net/3ej6 Torrent Attached
Episode 07 http://pserve.se/mjjq3beh9btp http://www.anafile.com/1crwv48dpjup.html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24fxqst65 http://www.filedais.com/22q0ph84oqha.htm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62xpofegj8yp/The.History.of.HK.III.08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ct7i4t2976to/The.History.of.HK.III.08.rmvb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77fc03d7f1e7e7745441bf4b546cda4a/The.History.of.HK.III.08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pk1m4vbxj6rz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WpHs3fAtZufd http://ul.to/lffk8ol2
Episode 08: 安居屋簷下 (TVBOXNOW Version Links) Spoiler: S Y N O P S I S 1953年香港發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火,燒毀石硤尾一帶的寮屋,造成近五萬名災民無家可歸。政府隨即興建大量的臨時居所,讓災民暫住。很多人都認為這是香港公屋發展的源頭,但事實又是否如此? 事實上,早於二、三十年代,鑑於大量中國人口湧入香港,造成房屋嚴重不足,當時殖民地政府分別在1923及1935年作出研究報告-房屋委員會報告(Housing Committee Report)。當中有建議由政府以低廉地價批出土地,由商人斥資興建廉租房屋予居民,以改善房屋不足及居住環境惡劣的問題。當時移居香港的人口也有部分是富商,而一些看準時機的香港商人亦向政府提議興建大型的房屋計劃。雖然由於經濟不景氣,當中的建議都未有落實或者以失敗收場,但1935年的報告內的具體房屋建議已為香港房屋政策定下基調。 政府於1939年正式將城市規劃立法,自始政府主導城市規劃的工作,打破殖民地政府積極不干預政策,成為香港房屋以及城市規劃史的里程碑。 直至二次大戰後,香港開始重建,第一個提供廉價房屋的機構終於出現,在倫敦市所長設立的空襲救災基金資助下,房屋協會正式成立。1952年更建設了上李屋邨,成為香港首個公營屋邨。其後難民大量湧入,依山建屋,後來發生了多次大火。為了有效地安置災民,殖民地政府興建了第一條由政府全資負責的公營房屋-石硤尾徙置大廈;更開啟了政府的公共房屋的措施。 及後,1960年代,市區土地愈見缺乏,政府開始構想新的土地規劃政及房屋策略,於是新市鎮計劃啟動,觀塘及荃灣就是第一代新市鎮,亦稱衛星城市。配合當時的工業發展,公共屋邨毗鄰工業區而建。70年代,港督麥理浩宣布十年建屋計劃,沙田,屯門等重新納入新市鎮發展之內,當時構想以公屋帶動社區發展,以建立一個能夠在各方面自給自足的社區。通過遷移市區人口到市鎮,市區的土地得以釋放,用以發展其他產業。 香港公共房屋的發展經歷了幾十個年頭,在香港戰後社會及經濟發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公屋不但為香港市民提供穩定的居所;配合不同時期的土地規劃,有效地調動大量勞動人口,也促進了香港經濟的發展。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TdCptdxte3Sf http://turbobit.net/3k9h8rfjphqn.html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f0c39ffc804d75757f53f1d29f761ca3/ http://rockfile.eu/ka9nf05qmzvo.html Torrent Attached
Episode 05 http://pserve.se/n9zs16b7mm6n http://www.anafile.com/x3utqym0igsp.html http://depositfiles.com/files/4e89voj0e http://www.filefactory.com/file/3wqyw1gjpjjz/The.History.of.HK.III.09.rmvb http://www.gboxes.com/uzh0cljovlrs/The.History.of.HK.III.09.rmvb http://nornar.com/ZeroClipboard.js">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4e5de952f8b288b9c9e7b829786f3812/The.History.of.HK.III.09.rmvb.html http://rockfile.eu/kidz2zmwl1hf.html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sH7a5x5ddvxh http://ul.to/l0eizy5h
Episode 09: 城外之城 (TVBOXNOW Version Links) Spoiler: S Y N O P S I S 香港,從開埠初期的維多利亞城,經過170多年的移山填海至今天,華商每每在土地開發,以至新區發展時,都一直扮演着功不可沒的角色。 1841年5月,英軍佔領香港島時,到處荒蕪一片,根據《香港憲報》公布的人口統計,香港島當時的總人口只有7450人。由於經濟資源有限,港府很快便在澳門進行了香港開埠以後的第一次土地拍賣,一共賣出了404幅土地,以資助政府的運作。 同時,為了保證歐洲商人有足夠的土地進行貿易,政府在拍賣土地時,亦刻意在上市場(即中環歌賦街,荷里活道一帶)及下市場(即上環文咸海旁)地段劃出華人活動區域,實行華洋分治。但隨着中環的商貿迅速發展,華人人口急劇增長,政府於1844年再將華人從上市場遷往上環太平山區,從此,上環便成為了華人的聚居地,環境亦變得擠迫。 1851年12月28日,在上環下市場發生的一場大火,就間接推動了香港的第一次填海,並令到維多利亞城向西伸延。 之後,由於國內山現太平天國,以及洪兵之亂,不少人離鄉別井,南下香港逃難,為應付突然的人口,政府開始發展西營盤。李陞亦在此時跟隨哥哥李良來到香港創業,並於1857年在西環大量買地,除了建碼頭、設倉庫、開銀號外,還通過轉賣土地和房產賺取巨額利潤。李良去世後,李陞成為族中領袖,更大規模進軍房地產市場,參與政府的填海計劃,建成了李陞街和高陞街等。李陞是第一個在香港發展房地產的華商。1889年,英資地產公司置地成立時,李陞更成為了該公司的股東兼董事,可見其在香港地產界地位之高。 到了二十世紀,中上環一帶發展接近飽和,華商利希慎看準港島東區的發展潛力,於是在1923年,以380萬港元向渣甸買入銅鑼灣東角山的一大幅土地,並於二戰後積極開闢街道和發展。從利園山一帶的街道名稱,均與利氏家族或其家鄉四邑有關,以此可以看到,利氏家族對銅鑼灣發展的影響有多大。 從發展上環的李陞,以至後來發展銅鑼灣的利希慎,華商一直是香港從維多利亞城進一步向外拓展的一個主要力量。藉着土地發展,除了華商能夠從中取得巨大利益,政府亦都可以增加從土地得來的庫房收入,創造了雙贏局面。 http://www.uploadable.ch/file/Rnu4aAbMWskc http://turbobit.net/hye2ydu744ef.html http://rapidgator.net/file/554d2a966781d150d53bd6a6d927f6db/ http://rockfile.eu/caprtbvts6ge.html Torrent Attached